当前位置:墨水吧>范文>日记>

(实用)成长日记4篇

日记 阅读(1.58W)

即将要到一天的结尾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因此我们要写好日记了。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长日记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成长日记4篇

成长日记 篇1

放学回家,我扔下书包,直奔阳台,我先看妹妹的红盆子,哇,一根根绿豆芽直立起来,头顶着绿叶,好像一群士兵在练军姿,整齐极了!豆芽头上的叶子,像一把把剪刀

刀,想要剪出绚丽多彩的秋天吗?我又去看我的绿豆,咦,怎么回事?绿豆芽七倒八歪的`,难道被昨晚的台风吹倒了?我见了,又仔细地清洗了一遍,我觉得更乱了,好像马上要下锅似的。我觉得奇怪,就去问妹妹她怎么养的,她说她除了给绿豆浇水外,什么也不管。因此,我觉得更奇怪了,不过,我下定了决心,跟妹妹学习,可是绿豆能直起来吗?

成长日记 篇2

早上,我睁开眼睛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我的绿豆芽。于是,我马上来到了阳台,发现我的绿豆只是比昨天大了一点儿,一颗芽也没有。我又转过头去看妹妹的盆,掀起餐巾纸,我吃惊地发现有好多绿豆吐出了小芽。真奇怪,明明是妹妹学我的,为什么她的绿豆先发芽了呢?唉,我的绿豆太不争气了。我左看看,右瞧瞧,终于发现了问题,原来她比我多盖了一层餐巾纸。我立刻也学着她的方法,给我的绿豆也盖上了餐巾纸,并在上面撒上了水,心里默默念着:绿豆,绿豆快快发芽!

晚上,我从外婆家回来,马上冲到阳台,我小心翼翼地掀起餐巾纸,哇,我的绿豆也发芽了!只见,绿豆的外衣裂开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一根根又细又白的小芽从裂缝钻了出来。好可爱啊!有的像弯弯的月牙;的像极了小问号;有的像银色的鱼钩……小芽转了个弯,努力向上长,好像要把我的餐巾纸给顶起来。看着小小的豆芽,我体会到而来一种积极向上的.生命力。

我要努力学习,我要发奋向上!

放学回家,我扔下书包,直奔阳台,我先看妹妹的红盆子,哇,一根根绿豆芽直立起来,头顶着绿叶,好像一群士兵在练军姿,整齐极了!豆芽头上的叶子,像一把把剪刀,想要剪出绚丽多彩的秋天吗?我又去看我的绿豆,咦,怎么回事?绿豆芽七倒八歪的,难道被昨晚的台风吹倒了?我见了,又仔细地清洗了一遍,我觉得更乱了,好像马上要下锅似的。我觉得奇怪,就去问妹妹她怎么养的,她说她除了给绿豆浇水外,什么也不管。因此,我觉得更奇怪了,不过,我下定了决心,跟妹妹学习,可是绿豆能直起来吗?

今天晚上,我看了一下小蓝盆中的豆芽,发现豆芽少量挺起了背,虽然下半身还是漩涡形,但是上半身已“改邪归正”了,可大多数还是直不起腰,我见了,不禁自责:为什么我总爱多此一举啊?要是我不这么做,那小豆芽可能比妹妹的更高呢!

再看看妹妹的小红盆,那豆芽高得惊人,最高的已经有十二三厘米了,短的也有七八厘米了,从远处看,像一片“迷你小森林”原先根部突出的地方,已经成了须,像老爷爷的白胡子。而我呢,最高也只有七厘米,我真后悔当时的举动啊!

小豆芽们,你们为什么不给自己的主人争点气呢?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中更多的奥秘。

成长日记 篇3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自己不爱,何以爱他人!

爱自己是另一种真爱,是一种珍爱自己的表现,父母,老师,朋友关心我们,爱护我们,也是为了想让我们过得更好,至少比他们好。所以,爱自己也是一种回报他人的方式。

爱自己,并不是所谓的自私,起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或者都不完全是为了自己,一个人赤裸裸的来又光秃秃的去,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思呢?在死后,不说是重于泰山,起码得有人为你的离去而伤心难过。那我们就得学会爱自己,然后再去爱别人,用自己那颗时刻跳动的热心,去感染周围的人,换取别人的真情。

爱自己,并不是让你时时刻刻从我出发,为自己着想,生怕自己失去点什么,这样的你不是在爱自己,相反是在害自己,害自己失去朋友,甚至是曾经的一切。而是要努力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自己发光,让朋友添彩。这样你的朋友会更多,父母会更爱,老师会更喜欢。不好吗?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保护自己才有资格善待别人。

别人可以轻视我,但我决不能小看自己,好歹我也是这世上的唯一个体,就凭这一点,我就要爱自己。

总之,我要好好的爱自己,如果不会,我要从现在开始学着爱自己。只有这样,我才有资本,才有能力去爱我亲爱的父母,和蔼的老师,可爱的同学……

成长日记 篇4

转眼,大一生活就成了历史。

一年前,我迈入北大校门时,那份欣喜、那份憧憬,曾让我升出几分自豪。

走进昏暗的宿舍楼,方知这里的生活竟然远离现代:狭小的寝室几人共住,酷暑时闷热 难当;喝开水要到百米外的水房去打;每到傍晚,电话亭前排着长蛇般的队伍;图书馆里的 自习座位“寸土寸金”……这哪里是我心中的北大?(jachal语:还是西南财大好啊!)

然而,当我面对众多先生、学者,当我拿着老师们开列的一长串书单,我惭愧了。我不 该把眼光停留在物质条件上。当社会上一些人物欲膨胀时,北大的许多人文学者,知名教授 却甘于清贫,固守学术领域,无怨无悔地在自己的精神领地默默耕耘、探求真理,中科院院 士高小霞先生,生前为希望工程捐助巨款,去世时却找不到一件象样的衣服;国学大师季羡 林先生,永远穿朴素的中山装,看上去就是一位普通和善的邻家爷爷……先生们的人格魅力 让我感到在这座精神的家园里献身自己钟爱的事业永远胜过物质上的富有。

夜晚,我在黑暗中望着灯火通明的自习楼,那里,点燃的是莘莘学子的智慧之光。听师 哥师姐们说,在北大念中文不仅需要才气,更需要修远、隐忍和耐心,同学间不光是心智上 的较量,还有体能上的竞争……

难忘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和史学家朱孝远先生的讲座。余秋雨先生在课堂上妙语珠玑迭 出,他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与文化走向的探索中表现出的哲学思辨色彩,博得阵阵掌声。 下课后,从教室至食堂再到宿舍,到处都在谈论着余先生刮起的寻求“文化苦旅”的旋风。

朱孝远先生似乎很吝啬自己的语言,每句话都是浓缩了的精华:“用身体去读书,得到 的是知识;用头脑去读书,得到的是理性;用心灵去读书,得到的是体悟和感受。”“战争 把一切都浓缩了,使好的'更好,坏的更坏。”简洁的话语,提炼出对读书的不同层次的思考 。精神的魅力在这里放射着慑人心魄的光焰,只要你置身其中,便会觉得自己的灵魂在高处 ,体验到激情在撞击。这堂讲座,我把心、脑、手的功能发挥到极限,在本子上走笔如飞。

当然学习当中也不乏乐趣。北大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在一起上公共课时,似乎总不忘表现自身的优势,认为自己是最好的。由此而引发文、理科生之间的唇枪舌战常常令人捧腹大笑 。然而,能言善辩毕竟不是理科生的强项,每当文科生占了上风,我们都要高兴好一阵子。 有一次公共课前,理科生对我们文科生说:“理科的书你们看不懂,可是你们文科的书我们 都能看懂。”说完,满脸的骄傲。偶而,理科生也求我们为之推敲论文、准备答辩词。每逢 这时,他们就一扫往日的高傲,变得十分谦虚。当然,文科生在得到了精神上的“胜利”之 后,会有求必应的。

读书、思考、写作,这就是我在燕园的生活,忙碌、充实,却也不乏疲惫。在这一年当 中,我感受到了在北大读书的份量,学会了用最短的时间做最有效的事,知道了文学概论的 课后阅读和论文的求异思维并不象随意写作那样轻松……在如此的生活中,我走过了大一。 而无论是读还是写,都是在积淀自我。

走过大一,多了一份沉静,多了一份思索,也多了一份坦然与平和。不再渴望轰轰烈烈 ,不再遥想明日辉煌,重要的是过好每一个今天。于是,我不停地追赶新一轮的太阳。我想 ,未来的风景一定很美。